患者黑名单实属无奈

不详 佚名 【字体:

  8月27日,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发生了一起患者家属抓伤医生的纠纷,此后,该院骨科主任马瑞雪在微信上发表声明称,“我的科室将不再为该女子的孩子提供继续治疗,直到此事得到合理、公正和满意的解决”。对此言词,不管网友是点赞支持,还是愤怒发泄,争论的焦点都是,医生到底有没有权利拒绝患者?从救死扶伤的医德道义上说,答案应该是否定的;但在特殊事件上,医生的拒绝或许是一种自我保护。

  事件发酵几天后,马瑞雪二次发声,详述了事情经过:当晚,伤人者并未挂号,强行插队让医生给她孩子看骨折;遭拒后争执间抓伤医生;当事医生虽然受伤,仍坚持在她挂完号后为患儿做了检查,进行了正规处理。医生不存在过错,有权要求伤人者道歉和赔付验伤费用。然而,伤人者对这一合理要求表示拒绝,这才催生了马瑞雪保护科室医生的行为。

  人常说“一个巴掌拍不响”,如果马瑞雪的声明是拍出响声的一只手,那么,伤人者对道歉等要求的拒绝就是另外一只。在这次并不算复杂的事件中,谁对谁错一目了然,犯错者道歉赔偿也是社会通则。然而,如此简单的事件,一旦被放入敏感的医患环境中就变得复杂了许多。因为持续的医患矛盾让大部分人习惯了先从“弱势”的患者角度看待问题,却常常忘了“强势”的医生在大众面前,只是声势较弱的小众群体。

  医生是一种职业,需要将救死扶伤放在首位;但同时,医生也是普普通通的社会人,有尊严,需要被尊重。医生在受委屈时,有讨回公道的权利;在权利不能保证时做出相对强硬的反应,也在情理之中。就比如马瑞雪的声明,初看起来确实霸道了些,甚至有将患者抛在脑后的嫌疑,但这样的“无情”出现在患儿生命无忧的前提下,说明他们并没有忘了自己的天职是什么。说到底,选择用“拒绝”回击“拒绝”,不过是“看似强硬,实则无奈”的一种表态。

  事实上,马瑞雪在这次事件中表现出的无奈,也映射了整个医患关系的无奈。患者受了委屈,觉得投诉无门,于是选择与医院进行暴力对抗;医生受了委屈,仍感无处说理,进而选择拒诊。若如此恶性循环,医患关系必将成为一个死结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马瑞雪的声明虽然可以理解,却绝对不能鼓励。社会有其固有的秩序,医疗也有自己的规范,即便制度上尚存缺陷,医患双方也应各自遵守,相互尊重。理解从沟通开始,沟通从尊重开始,这是每个人都该牢记的。▲


相关阅读:

特色产品导购
友情链接
中外新闻摄影报世界卫生组织39健康网谷歌百度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